傳統的機械硬盤數據刪除可以恢復都已經不陌生,隨著
SSD硬盤的興起,
固態硬盤數據刪除了還可以恢復嗎?固態硬盤無法識別能恢復嗎?帶著這些問題,我們來了解一下SSD固態硬盤的
數據恢復。
固態硬盤(SSD)結構及特性
固態硬盤SSD是以"NAND(NOT AND)
閃存"作為存儲載體的一種存儲介質。數據經由
NAND閃存控制芯片處理后,存儲到閃存芯片中,與傳統機械硬盤相比,總結了SSD有以下特性:
(1)沒有機械部件,抗震性優良
(2)以NAND閃存作為存儲媒介,理論上存壽命極限
(3)擺脫機械
磁頭擺臂尋道,連續讀寫速度和4K隨機讀寫速度遠超機械硬盤
(4)數據處理和存儲方式與機械硬盤不同,數據算法對數據恢復技術要求極高
SSD數據恢復分類
使用固態硬盤的用戶,對"TRIM"不會陌生,這是一個為優化固態性能和壽命而生的指令集,簡單來說,TRIM就是將數據在硬盤中的存儲地址信息映射為一個沙盤,當數據被刪除后,硬盤就在沙盤中將其抹掉,當數據恢復軟件試圖恢復這個數據時,沙盤反饋回來的信息是:存儲在這個位置的數據已經"退租",這個位置現在只有一片"空白"。因此開啟了TRIM,即使數據刪除后用戶并未刻意覆蓋,也無法恢復。
(1)開啟TRIM可極大提高固態硬盤運行速度,同時可減小數據寫入量而延長使用壽命,但同時意味著數據刪除就永久性丟失
(2)Windows7、MacOS 10.7及其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統,都支持TRIM指令
(3)MacOS 10.10及以上系統對于非原裝固態硬盤默認并不開啟TRIM,需要用戶手動開啟
二. 主控芯片與固態硬盤數據恢復(物理層恢復)
INTOHARD硬盤基地網據不完全用戶統計,95%的固態硬盤故障都是NAND主控芯片損壞造成的,其故障現象是硬盤突然無法識別。主控芯片的作用是控制數據在SSD上的存儲方式,主控芯片算法的優劣,決定了SSD的讀寫性能和使用壽命。目前主流的主控有Sandforce、Marvell、Samsung、SMI等,由于主控算法對于廠商來說是制勝法寶,因此廠商均將其加密并不對外公布。
SSD相比機械硬盤最大的劣勢就是存在理論壽命極限,以主流
MLC顆粒為例,每個閃存顆粒的寫入壽命為3000次至10000次,即當同一個顆粒達到這一極限后,將永久停止工作。所以為了延長SSD使用壽命,均衡每個顆粒的寫入次數,固態硬盤采用了與機械硬盤順序存儲機制完全不同的存儲方式-平衡存儲,即只有所有顆粒整體都被寫滿一次后,才進行下一輪復寫,不會在某個位置反復連續寫入,換句話說,一個數據存入機械硬盤中,它通常是連續存儲的,而在SSD中,它極可能被分布到了閃存的各個角落,即碎片化,這個工作是主控芯片來完成的,所以
主控芯片一旦損壞,數據在SSD中存儲的結構就遺失了。由于主控芯片是加密的,如果無法解密,數據也就無法恢復。
三. 固態硬盤與數據安全友情提示
由于固態硬盤特殊的存儲機制,不管邏輯層還是物理層,恢復數據十分困難,不具備一定的技術水平很難恢復。因此用戶應注意:
(1)定期備份重要數據;
(2)若固態硬盤提示SMART錯誤,應盡快將數據備份;
(3)Mac用戶應開啟TimeMachine,自動進行數據備份;
當然SSD固態硬盤還是有可能恢復的情況,比如XP系統下使用,DOS下一鍵分區重裝還是有很大機會恢復數據的。
上一篇:
硬盤數據恢復價格為什么哪么貴? 下一篇:
春節假日上門電腦維修
歡迎您發表評論: